当前位置:人民权益维护网

荆州历史文化

2017-02-10 21:00 记者观察网 点击次数 :

 

      搜狐体育讯 荆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楚文化、三国文化、关羽文化等等,传承下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遗存。

  楚文化

  楚文化形成前文化遗存

  【荆州的由来】史前时代的荆州所涵盖的范围,在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禹贡》中就有其记载。据《禹贡》记载,荆州为大禹时的九州之一:“荆及衡阳惟荆州”,意思是北起湖北省南漳县一带的荆山,南到湖南省南岳衡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古代荆州的范围,也就是说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两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古人的心目中,“荆”与“楚”是不可分的。由于楚子(楚国国君为子爵)被分封在古代荆州的范围内,所以,在先秦典籍中,楚人有时也被称作“荆人”、“荆蛮”,楚国有时也被称作“荆国”;而在西周金文中,一再反抗中央王朝的楚国人有时也被称作“楚荆”或“反荆”。近年来,在荆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史前时代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两例刻写在陶器上的陶文。这两例陶文的写法与西周金文中“荆”的写法非常相似,因此我们认为它们应该是“荆”字最早的起源。 

  【史前时代的荆州】旧石器时代(距今三百万年至一万年前)是人类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荆州市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目前发现很少,最著名的是位于荆州古城北面约五公里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位于庙湖(长湖的一部分)南岸的一处小土岗上。在这里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居住遗迹和石器制作场,距今四、五万年。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层关系明确,文化遗物丰富,遗迹关系清楚,特别是原始人类的居住遗迹、石器制作场等的揭露,是中国迄今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在平原地区的活动遗迹。它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旧石器文化区系类型的特点以及与我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有鉴于此,鸡公山遗址的发掘被评为1992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前)是人类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荆州市的新石器时代可分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个大的具有相互传承和发展关系的阶段。荆州市范围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五十多处,多分布于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岗地上。比较著名的有阴湘城古城、走马岭古城、鸡鸣城古城等等。

  【商代文化】荆州的商代遗址,先后发现了周良玉桥遗址、官堤遗址、梅槐桥遗址荆南寺遗址和岑河庙兴八姑台遗址。在这些的遗址中,发现了的多处祭祀坑,有“人祭坑”、“铜器祭祀坑”、“燎祭坑”三种类型。发掘时,在一土坑内发现一具完整人骨架。按商代习俗,殉葬者可能为奴隶。在梅槐桥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牛、羊、猪等动物骨骼,表明荆州的商代人已有较发达的畜牧业。在庙兴八姑台、周良玉桥遗址中发现了铜渣,后又相继出土了一批大型青铜礼器。这些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表明了当时的荆州商人过着定居的生活,且人口密集;盛行巫风,崇尚巫术;奉行奴隶制;有着较为发达的畜牧业和青铜业,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楚文化发展期文化遗存

  【楚都纪南城】纪南城又称“纪郢”,因在纪山之南而得名。故址位于今荆州城北5公里处。是楚立国后兴建的最大都市,是战国时期我国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楚国崛起江汉、称雄南方的历史见证。纪南城虽历尽沧桑,但仍保存完好,被世人誉为“南国完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先生为保护标志亲笔题书“楚纪南故城”。纪南城遗址是楚国强盛时期的都城,是楚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楚国的文学与艺术】

  ·楚辞

  《楚辞》又称“屈骚”,共计二十五篇,分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楚辞》中,诗人对于国君思念和忠君的表白言辞随处可见。《楚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丰碑,受到历代文人的敬仰,它是屈原带自传性质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独一无二的宏篇巨著,还是“前世莫闻,后世莫继”的千古奇文。这部伟大作品的形成,除了屈原超人的天赋和强烈的激情及痛苦的经历外,也应是战国时期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学术思想的结果。

  ·楚国民歌

  商周之交的荆楚大地,由于脱离原始社会不久,处处都散发着浓厚的神秘气息,人们本来就崇神信鬼,加之又受到殷商巫文化的巨大影响,因而使巫风在楚地更加如虎添翼,以致“崇巫”成为楚国的一大文化特征。正是这种长期盛行于楚地的“巫风”,推动了楚歌楚舞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巫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歌手,传播了一首又一首的民间歌谣,而且那千奇百怪的神话故事,也为楚国民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演唱内容,那遇事必祭的民间习俗终于养成了“楚人善歌”的民族性格。楚国民歌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爱情歌、时政歌。楚国民歌的文学艺术特征主要是大量运用方言土语,常用七言句式,结构上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普遍采用比兴手法。从两周之际的“二南”之歌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再经汉代乐府民歌的相和歌、南朝乐府的西曲歌到唐宋时期的《竹枝歌》,形成了我国民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楚歌体系,它是我国民歌历史上极有势力的一翼,与吴歌体系东西并存、争奇斗艳。楚歌体系不仅顺应了我国民歌由四言到杂言、由杂言到五言,再由五言到七言的发展趋势,而且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其历史功绩将永远彪炳于中国文学史。

  ·楚国的建筑与雕刻艺术

  楚人的建筑,特别是楚国的宫室建筑,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建筑技术上都是极为先进的,其先进性也是与楚国发展壮大历程同步的。楚国建筑的高超主要体现在:建筑选址极富才识、营造方式独具匠心、造型装饰卓越绝伦。楚国的雕刻艺术既是物质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显著标志,也是丰富的精神文化的体现。雕刻艺术虽是楚人手工工艺的具体体现,但它涉及到楚人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广博的课题。它包括楚国的陶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等方面的雕刻艺术,甚至楚国建筑上的雕刻艺术,也属雕刻艺术的范畴。从楚墓中出土的大批漆木器看,上自春秋中期,下至战国的楚式漆木器中,漆木器雕刻品类型齐全,雕刻艺术上乘,是楚文化或楚国艺术的一大特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消费观念、审美意识、伦理追求的改变,促使楚国的髹漆工业兴旺发达,大量的彩绘漆木器逐渐进入贵族甚至平民的生活领域,形成了新兴的漆器文化。这一点,也是楚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楚文化流播期文化遗存

  【秦墓与秦简】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之后,纪南城沦为废墟,作为纪南城东南隅的高岗地凤凰山即成为秦人和汉人最理想的墓地。目前,在荆州共发掘近500座中、小型秦墓,其年代包括公元前278年秦拔郢并设置南郡之后的战国晚期和秦代两个时期。这些墓多为竖穴土坑墓,少量洞室墓,大多数无封土堆和墓道。墓坑中填土为五花土和青灰泥,葬具为木棺椁,可以看出受到楚文化的影响。有些墓坑还设有二层台或四角有足窝,具有关中秦墓的文化特点。从这些墓的总体文化特征分析,它们受秦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主要特点与关中地区秦墓基本相同,但仍受到楚文化的一些影响,形成了湖北地区秦墓的文化特点,而与关中及其其他地区秦墓存在一些差异。秦简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既包括秦代的简牍,也包括战国时期秦国的简牍。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首次发掘秦简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有八批秦简相继出土。而荆州更是独领风骚,占了四批。由于历史的原因,秦简的内容存在某些局限性,但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十分广泛,资料也非常难得。概括起来,秦简的内容有法律文书、语书与家书、为吏之道与政事之常、编年记与历谱、日书、病方、归藏等。

  【汉墓与汉简】高台汉墓位于楚故都纪南城东南角外,原本是战国时期的一处建筑台基,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郢都纪南城后,这里便沦为一片废墟,成了秦至西汉时期的一处墓地。1993年3月28日开始,历时五个多月,共发掘墓葬45座,其中秦汉时期的墓葬44座,南北朝时期的墓葬1座。在已发掘的44座秦汉墓中,有38座墓有随葬品,其中陶器255件,铜器94件,漆木器793件,玉器、杂器等25件,还有木牍、竹简等文字资料。特别是4方木牍,53枚竹简的发现,对研究汉初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凤凰山位于东周时期楚故都纪南城的东南角,南距古荆州约5公里,行政区划属荆州区纪南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湖北省及全国各有关单位的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纪南城考古大会战时,在此钻探出古墓葬180余座,遂断定此处是一个大型的秦汉墓地,并且先后在此发掘了20多座秦汉墓葬。凤凰山168号汉墓就是其中的一座。从1975年3月30日开始,历时82天,墓内出土了500多件随葬器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男尸,是新中国田野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特别是西汉男尸的出土是继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的防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我国的病理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张家山是位于荆州城西门外1.5公里处的一片小丘,上面分布着许多东周和汉代的墓葬。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荆州博物馆发掘了五座汉墓。出土竹简2000余枚,主要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盖庐》、《脉书》、《引书》、《算数书》等,让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到西汉初年的社会和思想状况,其中若干文献的起源或成书年代可以追溯到秦、先秦时期,弥足珍贵。

  三国文化

  【三国之争】提起三国,使人想到荆州;说到荆州,又使人想起三国。在三国时代,荆州是三国争夺的焦点,荆州之争是决定国家分、合命运的关键。从三国形成之初到国家重新统一之时,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三国争夺一直没有停息,荆州之争的情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三方力量的消长和三国历史的进程。一些脍灸人口的三国故事,诸如刘备借荆州、关羽守荆州、吕蒙袭荆州等等,都发生在荆州;三国时期涉及三分形势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些重要事件,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以及关羽北攻襄樊失荆州等,也都以荆州为中心舞台。三国历史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以大量篇幅生动描绘了三国荆州之争,全书120回,计有三分之二的回目直接或间接写到荆州。三国与荆州如此紧紧相连。三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也跟荆州在当时所处的重要地位分不开。而魏、蜀、吴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激烈争夺,则是构成这种特殊关系的基本因素。汉代荆州,所辖地域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全境,河南南阳盆地,广东、广西和贵州边缘地区,大致与上古荆州之域相当。下领七郡:南郡、江夏、南阳、武陵、长沙、零陵、桂阳。汉献帝时从南阳郡分设章陵郡,增至八郡,史称荆州有“百城八郡”。汉代荆州,地跨大江南北,幅员辽阔。它前有长江天然防线,后有荆襄门户与汉水之阻,西有夷道三峡之险,东与吴、越一江相连,地势险要,能攻可守,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军需充裕,作战给养可靠,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为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所格外看重。

  【诸葛亮的荆州情】

  ·成长之根

  诸葛亮本是徐州琅邪郡阳都人。他年幼父母双亡,14岁时,其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任太守,不久被贬职,到荆州投靠刘表,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及两个姐姐,也一起到荆州。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17岁的诸葛亮移居南阳郡邓县的隆中,从此过起边耕地、边读书的生涯,直到他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诚请出山。在这十年中,他通过广泛交友,既切磋了学问,又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为司马徽、徐庶先后向刘备推荐自己打下了基础;通过婚姻关系,使自己在荆州士林中进一步扎下根。正是荆州这个地方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的沃土,孕育了我国历史上这颗璀璨千秋的智慧之星,造就了三国时代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荆州,应该说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是成长之根。他对荆州的看重与称赞,除了政治家的眼光外,很可能还有一种乡土之情。这是他与其他三国名人与荆州的不同之处。

  ·闪光之地

  诸葛亮躬耕垅亩,胸怀大志,自比管仲、乐毅,自信有安邦定国之才,期待着有朝一日施展抱负。公元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终见诸葛亮。一见面,诸葛亮就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他对形势的了如指掌,分析议论高屋建瓴,入木三分,运筹入神。诸葛亮一出山,就在三国荆州之争的较量中显示出他不凡的才能。公元208年秋,曹操大举进攻荆州,刘备南撤,辗转最后到了夏口,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此时,诸葛亮向刘备请命派他去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当时若不是诸葛亮把孙权说服,就很可能不会有赤壁之战,没有赤壁之战也就没有三国鼎立的形成。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全力辅佐刘备在荆州建立自己的基地,先是协助刘备攻取荆州的江南四郡,继而与刘备谋划借荆州、对付周瑜的算计,这些都显示出他过人的睿智。可以说,刘备能在危急关头转危为安,能在荆州站稳脚跟,都离不开诸葛亮的功劳。

  ·成败之由

  在诸葛亮的全盘战略中,荆州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元211年,刘备与庞统等西进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刘备集团对荆州这样重视,说明荆州对刘备集团来说是生死攸关之地,内中也隐藏着诸葛亮的一番苦心。公元214年,刘备攻取益州到了成败的关键时候,急令诸葛亮等入川,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对诸葛亮来说,离开荆州实在是不得已的事。关羽守荆州,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导致刘备集团失去了荆州,使诸葛亮从荆、益两路出兵中原的战略半途夭折。虽诸葛亮殚精竭虑治国理政,五次伐魏,终未实现北进中原、兴复汉室。失去荆州,事业未果,诸葛亮的荆州情最终未了,这是他毕生最大的遗憾,但这并未掩盖他一生的夺目光彩。

  关羽文化

  刘、关、张之间作为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义,又主要体现在关羽身上,并成为关羽文化的核心内容。由三国文化所衍生的关羽文化现象,是三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熔铸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荆州所蕴含的三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关羽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是他一生事业的亮点,也是他为之丧身而悲切之所在。

  【守荆州历史功绩,显关羽英雄本色】关羽镇守荆州期间,是当时曹、刘、孙三个政治集团纷争频繁、三分形势正式形成之际,斗争极为激烈、复杂。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只是奠定了三分形势,真正形成天下三分之势,则是在刘备借荆州之后。刘备借荆州,标志着三分形势基本形成;荆州之失,则标志着三分格局的定型。所以关羽守荆州这段时期是三国形成之初十分关键的时期。当时,曹、刘、孙三分荆州,相互接壤,摩擦不断,防守形势十分严峻。正是由于在当时斗争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关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守住了荆州,巩固了刘备集团这个至关重要的根据地,刘备集团才有可能西取益州、攻占汉中,成为三分形势形成之初势力迅速上升、一时十分强盛的一方。没有关羽守荆州,就不会有刘备集团向西发展的成功,不会有嗣后蜀汉政权的建立。关羽守荆州始终立足威武自强,采取与魏、吴强硬对抗的态势,充分显示出他作为三国名将的英雄本色,其功绩是应当肯定的。正因为历史上关羽本身是个英雄,在守荆州期间进一步得到显示,才为后人所敬仰。

  【失荆州悲剧结局,成就了关羽身后声誉】失荆州被擒斩首的悲剧结局,正是关羽身后被尊奉、神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失荆州,就不可能有身后无比荣耀的关羽;没有失荆州,也不可能有关羽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忠义”化身的关羽,不仅在封建社会很长时期与文圣孔子并起并坐,而且在当今仍有一定影响。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关羽文化被视作弘扬中华文化的象征,成为连结海内外炎黄后裔中华情结的桥梁和纽带。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关羽尊神迎合一些人求富盼安的心态,成为人们所祈求的财神爷和保护神。就关羽文化所蕴含的忠义内涵而言,除去其封建性的消极因素,今天也仍有现实的社会价值。荆州作为关羽文化孕育之地,是关羽文化真正的故乡,其他地方是不能取代的,也是无法取代的。

  【争荆州艺术演绎,丰富了关羽忠义精神】三国时代魏、蜀、吴荆州之争,本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对此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成为全书最精彩的篇章,其中不少篇幅着重塑造了关羽形象,使关羽的忠义武勇精神更为丰满、完善。关羽身后上升为关帝、武圣,有其深刻的社会原由和文化原由,同时,也跟关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分不开。离开关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来看待关羽文化现象,看待关羽的被推崇、尊奉,就失去了一个基本的前提。从关羽文化的形成来看,荆州是关羽信仰起始之地,最早的关庙也是始建于荆州。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财经股票 | 军事武器 | 记者调查 | 科技新闻 | 数码家电 | 汽车资讯 | 群众来信 | 娱乐八卦 | 体育新闻 | 文化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