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布局发展“新赛道” 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中新网上海6月21日电 题:上海布局发展“新赛道” 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
在近日召开的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推出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终端四个“新赛道”的行动方案,邀国内外企业家共同打造新产业新生态。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这给上海经济注入“强心剂”。
回望这五年,这不是上海第一次逆势寻“机”。上海在国际经济中心建设中求“新”求“变”,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开辟“新赛道”,注入新动能。
升级: 重点突破新产业体系
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制造”不仅在中国市场“一枝独秀”,而且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1978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达到207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国1/8,近200项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70多项工业产品赶上或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大白兔奶糖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上海品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介绍,20世纪90年代,上海提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生物医药六个重点工业行业。六个重点工业行业产值增长了13倍,夯实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支柱潜力的新动能产业。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上海在2021年发布《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5年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高端产业。
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集中签约的总投资额达5658亿元的322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既涵盖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也包括一批金融、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其中,三大先导产业共签约项目90个,总投资2049亿元。六个重点领域共签约项目247个,总投资3935亿元。这些足见上海重点产业的“分量”。
发力:数字化转型加速迭代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对固有生产生活方式、管理服务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当年4月,《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上海率先提出发展“在线新经济”。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聚焦在线医疗、金融服务、展览展示、工业互联网等10多个领域,上海“在线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上海的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数、企业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0家和35%,居全国各省市第2位和第1位;上海在互联网经济的细分领域优势明显,比如,上海占据了全国30%的网络游戏市场。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表示,2020年的疫情,上海危中寻机,孕育了在线新经济,培育一大批新生代互联网企业。今年的疫情,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上海“在线新经济”不仅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成为上海构筑未来发展优势的关键发力点。专家指出,“在线新经济”的大方向是汇入“数字经济”。
布局:新赛道构筑战略优势
在此次的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发布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个“新赛道”的行动方案,共计万亿级的赛道,旨在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构筑未来发展的引擎产业。
在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上,上海将推动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共进;根据规划,到2025年,国际数字之都将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展望2035年,上海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主要城市前列,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在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上,上海将推动生产方式加快优化升级;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0亿元。在布局元宇宙新赛道上,上海将推动虚拟与现实共生蝶变;到2025年,产业规模计划突破3500亿元,并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在布局打造智能终端新赛道上,上海将推动研发制造和市场应用;到2025年,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计划突破7000亿元,初步形成多层次、成体系、深融合、强互联、多品牌的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