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民权益维护网

视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2017-02-10 20:56 记者观察网 点击次数 :

视障儿童在个体心理发展上与明眼儿童相比,存在一定的迟滞,在心理问题上也存在因失明而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视障儿童特有的,也可能是所有儿童共有的。不能因为视障儿童存在视觉损伤,就认为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也有障碍。这样看来,视障儿童存在的诸如过分焦虑、依赖、自卑、呆板、孤僻、退缩、敏感等问题,多属心理素质不高或心理失衡,是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改善或消除的。重视对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视障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视障儿童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视障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情绪不稳定问题及其处理

类。

情绪一方面可能是视障引起的,视觉损伤使他们的视觉功能受到影响,“以耳代目”为主的感知途径,使他们所获取的外界环境信息不完整,容易产生对外界的误解,引起激动或烦躁。另一方面,明眼人的不当行为也可能是视障儿童情绪不稳定的诱因,如突然中止交谈、突然离开等,会让视障儿童不知所措。此外,社会环境中的障碍,如视障儿童在行动过程中突然遭遇到障碍,也会使视障儿童产生紧张、烦躁、多疑、不信任等情绪。

    睡眠没有规律或长期极端偏食,会造成生活失衡,营养不均衡,这也容易引起情绪不稳定。视障儿童往往因为对光线变化的不敏感,导致睡眠没有规律。同时也会因为看不见食物而不敢尝试没有吃过的食物,极端偏食的现象在视障儿童中比较多见。对于这样造成的情绪问题,需要通过一些强制方法进行矫正。同时也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能力,改善烹调等方法来加以解决。

人际交往中,视障儿童如果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想法并为对方所了解,他便能以稳定的情绪、平静的心情和周围的人相处。但是,当视障儿童词汇很少,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隋时,就会感到焦躁不安,直接表现出情绪化的反应。为了从视障儿童的只言片语中了解背后隐含的意义,教育者必须细心地观察视障儿童的活动或身心的状态,除了语言之外,还要指导学生用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表达。

学习不专心问题及其处理

个原因:

①原因一: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时候,由于视觉缺陷,视障儿童往往跟不上速度,感到不顺利,宁愿选择自己独自玩耍。同时,由于独自玩耍时感到轻松愉快,孤立的行为就更被强化,如此循环,他就失去了学习必要的人际关系技巧的机会。

的目标在于增进其与同龄伙伴之间的朋友关系。退缩行为的产生,一方面归因于同伴是否愿意接纳他;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在辅导视障儿童时,如何增强视障儿童的交友技能非常重要,应教会他们适当的社会性技巧。

④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将不安感较低的场面和较高的场面分阶段列出,首先设法克服并去除最低阶段的最少量的不安,循序渐进,慢慢克服较大的不安和紧张,以扩大视障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

其次,分析评估视障儿童反抗行为的程度。为了正确处理视障儿童的反抗行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冷静地思考视障儿童是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反抗的态度,以及视障儿童会有何种程度的反抗。教师和家长应尽可能记录下反抗行为的细节,如为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不听从成人的指令;反抗行为的几率是多少,如几分钟一次,或在一定时段内发生几次,反抗的时间持续多久等。通过回顾过去的情况,可能发现一些线索,就有可能对视障儿童的反抗行为进行有效的处理。

行为,特别是被忽略、从未被鼓励过的行为,通过鼓励法和代币制强化良好行为,改善同伴关系。二是尽量减少令人厌恶的反抗行为。

    在对视障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对视障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探寻,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时发现视障儿童的心理问题,以保证他们能及时得到帮助。同时,应坚持预防为主,及时疏导。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的合作,引导视障儿童和家长正确认识视力障碍和失明后心理适应调节的过程,努力营造促进视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及和睦的家庭关系,着力培养视障儿童知、情、意、行多方面的良好品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财经股票 | 军事武器 | 记者调查 | 科技新闻 | 数码家电 | 汽车资讯 | 群众来信 | 娱乐八卦 | 体育新闻 | 文化历史 |